人物介绍 PROFILE
赵连清
辽宁省沈阳市
钻卡会员

七月的清晨,天刚蒙蒙亮,远处烟囱已升起几缕淡白的炊烟。苏家屯的村庄上鸡鸣阵阵,一位瘦挺的老农站在自己的院子里,脚下踏着一双半旧但干净的老布鞋。
暑气裹着玉米叶的清香漫进院子,院角的鹅棚里传来嘎嘎的叫声,他抓起墙角竹筐里的玉米粒,手腕一抖撒过去,玉米粒砸在地上噼啪响。远处田埂上,邻居家的小四轮突突地开过去,扬起一阵尘土,惊得路边的蚂蚱蹦得老高。他抿了口缸里的热茶,喉结滚动间,望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玉米地,嘴角悄悄往上挑了挑。
日子 像田垄一样分明
七十五岁的赵连清,是沈阳苏家屯土生土长的庄稼把式。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让他的生活像自己侍弄的玉米田垄般清晰、规律。
每天早上起床不用闹钟,身体里的“农时表”自然会叫醒自己。披上件外套,他先到自家小院里转一圈。小小的院子,是他和老伴儿的“自留地”,黄瓜、豆角、西红柿、茄子,绿油油地长着,精神得很。
八点多,和老伴儿坐下来吃早饭,通常是粥、馒头、咸菜,简单热乎。饭后,雷打不动的项目是“遛弯”。沿着熟悉的田埂,或者绕着安静的村道,慢悠悠地走。脚步丈量着土地,也把一夜的僵硬筋骨活络开。“走走,浑身就松快了。”这是他几十年养成的习惯,也是他朴素养生的一部分。
农忙时恨不能一天掰成两天用,农闲时却有种悠长的宁静。赵连清中午不吃饭,一天就早晚两顿。“习惯了,吃多了反而不自在,觉着沉。”
下午三四点钟,日头偏西,村子里各家各户的烟囱开始冒出炊烟。赵连清遛弯回来,老伴儿已经在灶间忙活晚饭了。饭食依旧简单,但热乎、管饱。饭后,照例还是遛弯,“让食儿落落底儿”。
天色暗下来,老两口收拾停当,就坐在炕上看电视。“爱看电视剧,也爱看体育频道,热闹。”灯光映着两张布满皱纹却平和的脸。不到晚上十点,赵连清的鼾声就响起来了,均匀、深沉,和窗外无边无际的黑土地一样安稳。
腰腿的账 土地记得
这样宁静、安详的老年生活,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。
赵连清务了一辈子农,早就染上了农民的“职业病”,他的腰和腿就像一本活账本,记满了过去几十年在黑土地上劳作的辛苦。
“年轻那会儿,种地全靠一副身板硬扛。”风湿性关节炎,是早年凉水冷风里落下的根儿;腰椎间盘突出,则是长年累月弯腰刨地、收割压出来的毛病。
“春天点籽,秋天抢收,那腰就跟不是自己的一样,针扎似的疼,干不了多一会儿就得蹲下来歇气。”那时候,没有“三高”这些时髦病,庄稼人最大的敌人,就是这身被过度使唤的筋骨。
如今,机械化的农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赵连清的情况。每年四月二十号左右,播种机就开进了田里,一周光景,玉米种子就规规矩矩埋进土里。打药?无人机嗡嗡地飞过去,药雾像层薄纱均匀地罩在青苗上。“省老了劲了!”赵连清感慨。
机械化把农活从“要命”变成了“活动筋骨”。家里地不算特别多,他和老伴儿自己侍弄,就当是锻炼身体了。“不像年轻时候,那真是拿命在拼。”
身体是轻松了些,但岁月和旧伤留下的账,没那么容易抹平。腰腿的酸沉、阴雨天的关节预警,依然是生活里的老伙计。
结缘享佳 试试看
认识享佳健康,是两年多前的事了。赵连清最早是看电视节目结识享佳的。“健康顾问王琼挺热情,针对我的身体情况推荐了一些产品。当时就抱着用用看的心态买了些产品,后来慢慢联系上了。”赵连清朴实地回答道。
在规律服用产品的同时,赵连清也坚持日常锻炼,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。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与持之以恒的运动,他真切感受到了身体状态的明显改善,“真的管用!”赵连清难掩兴奋地说道。
腰腿方面的改善尤为明显。过去赵连清干农活时,不到一个钟头腰就又沉又痛,非得蹲下缓一缓才能继续,而现在能干上半天活儿都不费劲,就连播种时的紧忙活,腰也没再跟他闹腾;多年的关节炎曾让他夏天再热都不敢穿凉鞋,如今汗湿衣裳后吹风,那种针扎似的疼痛减轻了很多,终于能穿上凉鞋享受夏日的凉快。
过去他睡眠很浅,一晚上能囫囵睡三四个钟头就不错了,常常翻来覆去到天亮。现在躺下心里静了,一觉能睡五六个小时,晨起精神头十足。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,让这位老农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庄稼人的“养生经”
问赵连清有啥特别的养生秘诀,他咧开嘴笑了,露出一口还算齐整的牙:“啥秘诀?庄稼人哪讲究那个!筋骨要动,心思要宽,该吃吃该喝喝,别瞎琢磨,就够了。”
在他眼里,最好的养生,就是这日复一日的农活。“种地,就是活动筋骨!你看我这胳膊腿,天天动弹着,血脉就活了,不容易堵,病就少找上门。”他信这个,也身体力行。即便有了机械帮忙,他依然坚持自己侍弄田地,播种、除草、看水,样样不落。
心思宽,是他的另一剂良药。经历了早年的苦累,看惯了地里的旱涝虫灾,他学会了不较劲。“老天爷的事,愁也没用。收成好坏,日子都得过。”该抽点烟就抽点,想喝点小酒就喝点,不强求,也不苛待自己。这种豁达,像田埂边的野草,在风霜里反而生出一股韧劲。
赶得上“闺女”的健康顾问
说起和享佳健康的故事,必定绕不开一个人——赵连清的健康顾问王琼。
“每个月都通电话,跟唠家常似的。”赵连清说起王琼,语气里带着亲近,“问问身体咋样,有啥感觉,也听听她介绍介绍公司新的发展状况。人家那耐心劲儿,真没得挑,问得可细了!”
他不太会说漂亮话,但心里有杆秤。怎么表达这份对健康顾问的感激呢?他想到了最传统也最郑重的办法——写信。他认认真真地铺开信纸,握着笔,一笔一画,像在田里播种一样仔细。“给享佳集团领导写的。”他回忆道,“就写王琼顾问这人好啊,耐心,周到,帮了我大忙,得好好表扬表扬!”信纸上的字迹或许有些笨拙,但那份真诚,如同黑土地里长出的庄稼,实实在在,沉甸甸的。
“享佳 是咱庄家人的保护伞”
当问到赵连清为啥愿意一直买享佳的产品,他的回答简单又直接:“身体感受好!腰腿舒坦了,这比啥都强。”
对享佳的评价,他用了两个特别朴实的词:“放心”,“管事”。
“享佳的东西,买得放心!”他语气笃定,“大公司,有名声,不是外面那些杂七杂八的牌子能比的。健康顾问也实在,有啥说啥,不蒙人。”这份“放心”,源于产品的实实在在,也源于像王琼这样的顾问建立起的信任桥梁。
最后,他总结道:“享佳啊,是咱庄家人的保护伞!”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,没有一丝夸张的意味。在这片广袤而深沉的黑土地上,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,如同庄稼需要四季的孕育。享佳的产品和服务,就像秋收时金灿灿的玉米棒子,用沉甸甸的、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品质,稳稳地托住了赵连清这样的老农,让他们在辛劳一生后,能更安稳、更有质量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晚年时光。
黑土无言 守望依旧
赵连清的日子,没有波澜壮阔的篇章,只有黑土地上年复一年、春种秋收的平凡叙事。
他的一生,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一生。年轻时,用汗水向土地索取好日子,落下一身伤病;如今,在机械化隆隆的声响里,他得以休憩,土地也从严苛的“东家”,变成了可以对话、可以依靠的“老伙计”。那腰腿的旧伤,在岁月流逝和享佳产品的共同抚慰下,渐渐松动了捆绑,让他能更从容地站立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上。
他依旧每天五点起床,看日影一寸寸爬过他熟悉的田垄、村庄和岁月。在这片黑土地之上,赵连清用挺直的腰杆和踏实的脚步,继续着无声的守望。这份对安稳晚年的追求,本身就是一种最深沉、最磅礴的生命力量。而享佳则是嵌进他这朴素生命哲学里的最新一块拼图,帮助他耕耘健康。